• 仪器无忧网首页

【行业动态】中国纳米白皮书:中国纳米专利数量全球第一,论文是美国两倍

浏览次数:2664
时间:2017-08-31 15:53

在29日举行的2017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,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发布了《国之大器始于毫末—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状况概览》白皮书(以下称白皮书),其中提到:“中国投入进行纳米科研已有数十年时间,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重要的贡献者,部分基础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,中国纳米科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规模”。


  目前中国贡献全球超过1/3纳米科研论文,是美国两倍


  根据白皮书,1997年,全球共发表了约1.3万篇与纳米科学相关的论文。到2016年,已增至15.4万篇,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%,是各领域3.7%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的将近四倍。中国纳米科技论文产出则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.2万余篇,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4%。



      而且,中国对全球纳米科研的贡献一直呈稳步增长的态势。白皮书显示,1997年,与纳米相关的SCI论文中只有6%涉及中国作者,到2010年,中国已与美国旗鼓相当。目前,中国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纳米科研论文,几乎是美国的两倍。




  此外,中国纳米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持续增加,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2%,是全球的三倍多。根据白皮书,中国在2014年就已超过美国,其贡献率是除美国以外其它国家的数倍之多,显示了中国纳米论文在数量增加的同时,质量也有明显提升。




  来自白皮书的数据显示,目前,中国科学院已是全球纳米领域最主要的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机构,在前1%高被引纳米科研论文的产量上,已是位居其后的竞争者的两倍以上。另有五家中国机构也位居高被引纳米科研论文全球前20强,即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。



  中国纳米专利数量全球第一,但多为本国专利


  当天,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发布白皮书时,援引科睿唯安的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提到,过去20年,中国纳米专利的申请量累计达209344件,占全球总量的45%,是美国同期累计申请总量的两倍以上,美国居全球第二位。自2008年起,中国即已超过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。


  具体来看,中国有五家机构即中国科学院、浙江大学、清华大学、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,位列全球纳米专利的十大机构申请者。其中,中国科学院自 2008年即位居全球首位,过去二十年总共申请了11218件纳米专利。




  有意思的是,位居前十的其他机构申请者都是商业公司。而在中国,在专利申请中居主导地位的往往是科研和学术机构。


  此外白皮书还显示,中国在国外申请的纳米专利数量仍较少,仅占过去20年累积专利申请总量的2.61%,而在美国,这一比例高达近50%。一些欧洲国家,如英国和法国,有超过70%的纳米专利都是非本国专利。


  当天发布的白皮书,还通过业内专家访谈,探讨了中国纳米科学的发展前景和未来面临的挑战。刘细文发布白皮书时说,不少受访专家认为,催化技术和纳米催化材料将是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纳米科学领域。此外,纳米技术在能源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,纳米医药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新领域。


  但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,中国纳米技术的产业影响力仍旧有限。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产业化之间仍存在差距。刘细文说,白皮书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应用研究上有更多投入,以促进纳米科研成果的转化,同时应鼓励企业更多地投入研发。


 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29日表示,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走在世界前列,未来还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。


  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29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。白春礼在大会致辞中说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中国科学家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,未来将高度重视战略布局,加强顶层设计,充分发挥纳米科技的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作用。


  白春礼说,纳米科技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中,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、科学-技术-产业转化周期缩短,创新链耦合加强等新特点。



上一篇:[技术前沿]液相色谱柱的故障处理方法

下一篇:[政策法规]李克强:完善科研项目决策、资源分配等机制